作者:小編????發布時間: ????瀏覽次數 :
預備費=基本預備費+漲價預備費
基本預備費=(工程費+工程建設其他費)×基本預備費率
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建筑安裝工程費用
漲價預備費P=ΣIt[(1+f)t-1]
It---建設期第t年的靜態投資
f---建設期物價平均上漲率
靜態投資=工程費+工程建設其他費+基本預備費
投資方向調節稅=(靜態投資+漲價預備費)×投資方向調節稅率
建設期貸款利息=Σ(年初累計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貸款利率
固定資產總投資=靜態投資+漲價預備費+投資方向調節稅+建設期貸款利息
2
生產性建設項目擬建項目總投資=固定資產總投資+流動資金
非生產性建設項目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
建設項目總造價=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項目的流動資金=擬建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率
實際利率=(1+名義利率÷年計息次數)年計息次數-1=(1+r÷m)m-1
流動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應收(或預付)賬款+現金+存貨
應收帳款=年銷售收入÷年周轉次數
現金=(年工資福利費+年其他費)÷年周轉次數
存貨=外購原材料、燃料+在產品+產成品
外購原材料、燃料=年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費÷年周轉次數
在產品=(年工資福利費+年其他制造費+年外購原料燃料費+年修理費)÷年周轉次數
產成品=年經營成本÷年周轉次數
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稅率
3
利息I=總金額F-本金P
利率i=單位時間內所得的利息額÷本金P×100%
F=P(1+i)n
F=A[(1+i)n-1]÷i
P(1+i)n= A[(1+i)n-1]÷i
投資收益率R=年凈收益(或年平均收益)÷投資總額×100%
總投資利潤率Ra=(F+Y)÷K×100%
F---正常年銷售利潤;
Y---正常年貸款利息;
K---總投資(建設投資+流動資金)
F=銷售收入-經營成本-折舊費-攤銷費-稅金-利息
4
自有資金利潤率Re=F÷Q×100%
Q---自有資金
靜態投資回收期Pt=K÷A
K---總投資
A---每年的凈收益=(CI-CO)t
Pt=(累計凈現金流量出現正數的年份數-1)+上一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的絕對值÷出現正值年份的凈現金流量
動態投資回收期Pt,=(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出現正數的年數-1)+上一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的絕對值÷出現正值年份的凈現金流量的現值
利息備付率(已獲利息倍數)=稅息前利潤÷當期應付利息費用
稅息前利潤=利潤總額+計入總成本費用的利息費
當期應付利息=計入總成本費用的全部利息
償債備付費=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當期應還本付息金額
凈現值率NPVR=NPV÷Kp Kp—投資現值
增量投資收益率R(2-1)=(C1-C2)÷(K2-K1)×100%
增量投資回收期Pt(2-1)=(K2-K1)÷(C1-C2)
增量投資回收期Pt(2-1)=(K2/Q2-K1/Q1)÷(C1/Q1-C2/Q2):業務量不同情況下。
綜合費用法Sj=Kj+PcCj
5
年平均使用成本=(P-LN)÷N+設備的平均年度經營成本
(P-LN)÷N----設備的平均年度資產消耗成本
P----設備目前實際價值
LN---第N年末的設備凈殘值
經濟壽命N0=[2(P-LN)÷λ]0.5
(二)
備租賃的凈現金流量=銷售收入-經營成本-租賃費用-與銷售相關的稅金-所得稅率×(銷售收入-經營成本-租賃費用-與銷售相關的稅金)
租賃費用主要=租賃保證金占用損失+租金+擔保費
附加率法:每期租金R=P(1+Ni)÷N+Pr=P(1÷N+i+r)
P----租賃資產的價格
N----總租期數
i----與總租期數對應的折現率
r----附加率
年金法分兩種支付方式:
期末等額支付R=P(A÷P,i,N)
期初等額支付R= P(A÷P,i,N)÷(1+i)
6
購買設備的凈現金流量=銷售收入-經營成本-設備購置費-貸款利息-與銷售相關的稅金-所得稅率×(銷售收入-經營成本-折舊-貸款利息-與銷售相關稅金)
利潤(B)=銷售收入-總成本-稅金
銷售收入=單位售價(p)×銷量(Q)
總成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單位變動成本(Cv)×產量(Q)+固定成本(CF)
銷售稅金=(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單位產品增值稅)×銷售量(Q)
B=pQ-CvQ-CF-tQ
用產銷量表示的盈虧平衡點BEP(Q)=CF÷(p-Cv-t)
用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
BEP(%)=盈虧平衡點銷售量÷正常產銷量×100%
BEP(%)=年固定總成本÷(年銷售收入-年可變成本-年銷售稅金及附加-年增值稅)
BEP(Q)=BEP(%)×設計生產能力
用銷售額表示的盈虧平衡點BEP(S)=p×CF÷(p-Cv-t)
銷售單價BEP(p)=年固定總成本÷設計生產能力+單位產品可變成本+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單位產品增值稅
CE=SE÷LCC, LCC=IC+SC
CE----費用效率
SE----工程系統效率
LCC---工程壽命周期成本
IC----設置費
SC----維持費
7
(三)
平整場地計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場地工程量;A———建筑物長度方向外墻外邊線長度;B———建筑物寬度方向外墻外邊線長度;S底———建筑物底層建筑面積;L外———建筑物外墻外邊線周長。
該公式適用于任何由矩形組成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場地平整工程量計算。
8
(四)
開挖土方計算公式:
(1)、清單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基槽開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寬度;C———工作面寬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長度。.
其中外墻基槽長度以外墻中心線計算,內墻基槽長度以內墻凈長計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開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體積;A—基坑上口長度;B———基坑上口寬度;a———基坑底面長度;b———基坑底面寬度。
9
(五)
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室內回填土體積=主墻間凈面積×回填土厚度-各種溝道所占體積
主墻間凈面積=S底-(L中×墻厚+L內×墻厚)
式中:底———底層建筑面積;L中———外墻中心線長度;L內———內墻凈長線長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內外高差減去地面墊層、找平層、面層的總厚度。
10
(六)
人工挖孔樁:
1、人工挖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人工挖土)=護壁外圍截面積×成孔長度 成孔長度——自然地坪至設計樁底標高
V(淤泥、流砂、巖石)=實際開挖(鑿)量
2、磚、混凝土護壁及灌注樁芯混凝土工程量:計量單位:m3 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的實體積。
11
(七)
水泥攪拌樁、粉噴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雙軸的工程量不得重復計算,群樁間的搭接不扣除。
長螺旋或旋挖法鉆孔灌注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或螺旋外徑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
(八)
鉆孔混凝土灌注樁:
成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鉆土孔V=樁徑截面積×自然地面至巖石表面的深度;
鉆巖孔V=樁徑截面積×入巖深度度
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樁徑截面積×有效樁長,有效樁長設計有規定按規定,無規定按下列公式:
有效樁長=設計樁長(含樁尖長)+樁直徑
設計樁長——樁頂標高至樁底標高
基礎超灌長度——按設計要求另行計算。
泥漿運輸工程量:計量單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計取。
(九)
12
灌注樁:
1、打孔沉管灌注樁單打、復打:計量單位:m3
V=管外徑截面積×(設計樁長+加灌長度)
設計樁長——根據設計圖紙長度如使用活瓣樁尖包括預制樁尖,使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尖則不包括
加灌長度——用來滿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設計規定;無規定時,按0.25m計取。
2、夯擴樁:計量單位:m3
V1(一、二次夯擴)=標準管內徑截面積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不包括預制樁尖)
V2(最后管內灌注砼)=標準管外徑截面積 ×(設計樁長+0.25)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按設計規定計算。
(十)
13
梁的鋼筋計算公式:
1、單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
直鋼筋凈長=L-2C;
彎起鋼筋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
彎起鋼筋兩端帶直鉤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2×(梁高-保護層厚度×2)
2、多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
(1)、首跨鋼筋的計算:上部貫通筋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端支座負筋長度=設計構造長度+端支座錨固值;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2)、中間跨鋼筋的計算: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兩邊跨設計構造長度+中間支座值;
(3)、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 d)×2+(梁高-2×保護層+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數=(梁凈長-100MM)/設計間距+1,加密區另計。
(4)、腰筋、拉筋、吊筋應按構造要求計算其長度。
14
(十一)
現澆板鋼筋的計算公式:
1、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板凈長-100MM)/布筋間距+1
2、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十二)
現澆鋼筋混凝土柱鋼筋的計算公式
1、基礎層: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設計構造要求長度
2、中間層:柱縱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3、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應根據規范設計要求計算其長度。
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
4、柱箍筋: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15
(十三)
混凝土墊層工程量計算公式
1、條形基礎砼墊層計算公式
外墻條基砼墊層體積=外墻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墻條基砼墊層體積=內墻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2、整板基礎、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注:公式中長度單位為米,面積單位為平方米,其余單位均為毫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直徑=半徑×2 半徑=直徑÷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平面圖形
周長—C,面積—S,
正方形:
a—邊長
C=4a ;S=a2
長方形 :
a、b—邊長
C=2(a+b) ;S=ab
三角形 :
a、b、c—三邊長, H—a邊上的高,s—周長的一半,A,B,C-內角
其中s=(a+b+c)/2 S=ah/2
?。?/span>ab/2·sinC
?。?/span>[s(s-a)(s-b)(s-c)]1/2
?。?/span>a2sinBsinC/(2sinA)
四邊形 :
d,D-對角線長,α-對角線夾角
S=dD/2·sinα
平行四邊形:
a,b-邊長,h-a邊的高,α-兩邊夾角
S=ah
?。?/span>absinα
菱形 :
a-邊長,α-夾角,D-長對角線長,d-短對角線長
S=Dd/2
?。?/span>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長,h-高, m-中位線長
S=(a+b)h/2
?。?/span>mh
圓:
r-半徑,d-直徑 C=πd=2πr
S=πr2
?。?/span>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徑,a—圓心角度數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長,b-弦長,h-矢高,r-半徑,α-圓心角的度數
S=r2/2·(πα/180-sinα)
?。?/span>r2arccos[(r-h)/r] - (r-h)(2rh-h2)1/2
?。?/span>παr2/360 - b/2·[r2-(b/2)2]1/2
?。?/span>r(l-b)/2 + bh/2
≈2bh/3
圓環:
R-外圓半徑,r-內圓半徑,D-外圓直徑,d-內圓直徑
S=π(R2-r2)
?。?/span>π(D2-d2)/4
橢圓:
D-長軸,d-短軸
S=πDd/4
立方圖形
面積S和體積V
正方體
a-邊長 S=6a2
V=a3
長方體
a-長,b-寬,c-高
S=2(ab+ac+bc)
V=abc
棱柱:
S-底面積,h-高
V=Sh
棱錐:
S-底面積, h-高
V=Sh/3
棱臺:
S1和S2-上、下底面積,h-高
V=h[S1+S2+(S1S1)1/2]/3
擬柱體:
S1-上底面積,S2-下底面積,S0-中截面積,h-高
V=h(S1+S2+4S0)/6
圓柱:
r-底半徑,h-高,C—底面周長,S底—底面積,S側—側面積,S表—表面積
C=2πr
S底=πr2
S側=Ch
S表=Ch+2S底
V=S底h
?。?/span>πr2h
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r-內圓半徑,h-高
V=πh(R2-r2)
直圓錐:
r-底半徑,h-高
V=πr2h/3
圓臺:
r-上底半徑,R-下底半徑,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徑,d-直徑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徑a-球缺底半徑
V=πh(3a2+h2)/6
?。?/span>πh2(3r-h)/3
a2=h(2r-h)
球臺:
r1和r2-球臺上、下底半徑,h-高
V=πh[3(r12+r22)+h2]/6
圓環體:
R-環體半徑,D-環體直徑,r-環體截面半徑,d-環體截面直徑
V=2π2Rr2
?。?/span>π2Dd2/4
桶狀體:
D-桶腹直徑,d-桶底直徑,h-桶高
V=πh(2D2+d2)/12
(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線是拋物線形)
服務熱線
公司微博
微信公眾號